12月22日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冬至”
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
冬至俗称“数九”“冬节”“长至节”“亚岁”等
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民间历来十分重视
说到冬至,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
热气腾腾的“饺子”和“汤圆”呢?
北方冬至宰羊、吃饺子;南方在这一天则会吃米团、长线面。俗话说,“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。”
由于冬至是很重要的节气和节日,因此各地也都有不同的庆贺活动,美食是当天不必可少的。北方的水饺、山东滕州的羊肉汤、江南的赤豆糯米饭、宁波的番薯汤果、台湾的九层糯糕、浙江台州的擂圆、苏州的冬酿米酒、闽浙等地的麻糍、合肥的冬至面、闽南潮汕等地的汤圆等等美食,都让冬至充满了热气腾腾的香甜味,哪个吃货不想一一尝个遍呢!
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应该属饺子了,每年冬至这天,不论贫富,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。有谚云:“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。”这种习俗,是因纪念“医圣”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。
而南方地区汉族民谚云:“冬节大如年”、“冬节没返没祖宗”。意思是外出的人,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,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。团圆的概念根植人心,由此衍生了重要的节气食物——汤圆。
1三十六计“躲”为上
冬藏要藏阳气!冬天阳气藏得好,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。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,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,要学会“躲”才能保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。
冬至正值岁末年初,很快就会迎来元旦,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,切记不要暴饮暴食。因为此时,阳气最弱,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。
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,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,这时要躲着寒凉,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,捂好背、腹和足底,避免风寒的侵袭,才能不感冒生病。
道医认为,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。冬季应顺应天时,注意养藏,安静休养,不宜剧烈运动,大量出汗。
冬季是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躲去是非,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。
饮食咸伤肾
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,过咸会伤肾,损伤阳气。此外,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。
冬季进补可食用羊肉、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“三九寒冷”。但不可过食,过食易上火。
此外,冬至时节,天气寒冷干燥,导致鼻咽干燥、皮肤缺水,易上火,别忘补充津液,可食用荸荠、藕、萝卜、白菜、猕猴桃、柚子、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。
Copyright ©广东省半宙实验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5098956号